中国古代风水术出现的很早,至迟在汉代,风水已经成为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观念,《汉书·艺文志》中即列有堪舆类的著作。风水观念的出现与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选择有密切关系,人们把对时空的禁忌与对阳宅和阴宅的环境选择关联起来。风水观念出现之初就已经带有吉凶祸福的判定系统。晋郭璞的《葬书》中关于风水的定义是: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由此可见藏风、得水,能够聚气的地方才是好的风水。中国古代人有鬼福及人的观念,因此在阴宅的选择上更要择风水宝地葬之,以荫及子孙。
考古学萌芽于十八世纪的欧洲,背景是对古物的发掘及收藏。十九世纪中叶,源于地质学的地层学和源于生物学的类型学成为考古学研究的两大基石,人们开始有目的的发掘并利用古代遗留下的实物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和历史,标志现代考古学的诞生。20世纪初,欧洲、日本的学者及一批留学欧美的中国学生,将现代考古学带进了中国。中国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就是在河南安阳的殷墟。
殷墟发掘
由此可见,考古学起源于欧洲,在诞生之初与中国的风水术没有交集。考古学的方法主要来源于地质学和生物学,与风水术也没有关系。
但是考古工作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却不能说与风水术完全没有关联。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勘探、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等,其中调查、勘探是最基础的工作内容,也是发现文物的过程。在调查、勘探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也会注意地形、地貌,如两河交汇处的台地,山前临水有纵深活动空间的盆地等等,用成风水家的语境可以理解为山脉之起伏,河川之流转,龙脉之所在也。古人在选择葬地的时候还会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进行数术的推演,来确定墓葬的下葬方位,即古典风水术中的五音地理。考古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家族墓地中的其中一座,可以据此来推断其他家族成员大致的安葬方位。寻龙诀中所说的寻龙分金,其实就是看地形,并根据数术进行推演,来判断墓葬的安葬方位。
考古发掘
我们知道古人在选择阴宅的过程中会考虑风水的因素,因此在考古调查的过程中也会将这个因素纳入考虑的范畴,对提高工作效率还是有所帮助。当然进行考古调查的的基本功还是认土,通过洛阳铲将地下的土带上来,再通过对土的辨识来判断是否有古人的生活遗迹。当然除了传统的洛阳铲钻探外,现代的考古调查方法更多的融入了科技手段,比如遥感、探地雷达,磁力仪、声呐等等。
古代墓葬
总结一下:考古学的起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风水术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在实际的考古工作中尤其是考古调查的过程中,会考量风水的因素,对提高考古工作效率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