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晕是指站在穴星对面的案山朝山上观看龙脉结穴之穴星开面处,在穴星开面处隐隐约约有类似太极图案形状的圆晕,这个隐约可见的圆晕就是太极晕。
太极晕的具体大小并没有一定尺寸,大的可能是直径几十米上百米,小的可能只有一二米,在这个太极晕中,凹陷的地方为阴穴,凸起的地方为阳穴。就在龙脉本身上结穴叫阴龙,点穴宜在太极晕中凸起的阳穴位置,另起星峰结穴叫阳龙,宜在太极晕中凹陷的阴穴位置上点穴。至于是在阴穴或阳穴内的什么位置上点穴,则要根据“脉息窝突”这四象来确定大概位置,然后再在“脉息窝突”所确定的大概位置上根据“倍八卦”(盖粘倚撞斩截坠吊、挨并斜插、正求架折),这十六种葬法来精准确定扦穴的精确位置,这就是整个点穴的过程。这也就是说:整个点穴的过程都是在太极晕内进行的,真龙穴是在太极晕内,而绝对不是说太极晕在真龙穴内,至于古人古书所说的“太极晕是真龙穴的佐证”,其实质意思是说“龙脉结穴的穴星开面处如果有太极晕,该结穴处所结之穴才是真龙穴”,而绝对不是说“穴内有太极晕,这个穴才是真龙穴”。
正在我写这篇论著之时,河南南阳一易友来电话,他说他能看见地气点,具体的穴位,从龙脉涌出地气的位置,在风水上是有练气功、道家功(我跟师父学过道家功,用道家功看气场是寻龙点穴的最高层次)特异功能之人可以观到气的出气点,也是真龙穴,像这样的人如凤毛麟角。
以上是杨公《葬法倒杖》中的太极晕理论。下面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古人古书又是怎么论述“太极晕”的吧。
徐善继《穴法》:“于穴场回顾,见有圆晕在微茫隐显之间,是谓太极晕,隐隐微微,仿仿佛佛,精看有形,细察无形”。此文明白无误地说“回顾于穴场(古文倒装句>,见……”,其意思就是说“回头看穴场(即在穴星开面处的相对方向看,穴场出现有圆晕在微茫隐显之间的是太极晕),”而并不是说“回头看穴坑内有太极晕”。
空石长者《五星提脉正变明图》:“穴场既定,首先须辨其太极圆晕……”。此文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说:“确定了穴场后,只有首先找到了太极晕,然后才能点穴,没有太极晕的穴场是没有真龙穴的……。
廖禹《四象葬法》:“穴内圆晕,乃生气凝聚灵气显露之处,开茔宜在晕内,不可锄破,否则生气泄漏,灵光消铄,虫蚁入圹,水泉侵棺,子孙贫寒”。此处廖公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说:“点穴开茔应在太极晕内……”至于“穴内圆晕”的“穴内”结合上下文可知“穴内”不是指“穴坑内”,而是指“穴场内、穴星开面处”。
宋代黄妙应《博山篇》“天下道理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不离一圈,这一圈者生死之窍,天地之间有小的圈,有大的圈,识得此圈处处皆圈,偈曰:白玉团团一个圈,乾旋坤转任自然,能知圈内四般趣,便是人间行地师”。黄妙应所讲“太极晕”之“能知圈内四般趣,便是人间行地师”其意是指“只有懂得太极晕内的“脉息窝突”四象之点穴方法,才能成为真正的风水大师”。这也是说“点穴是在太极晕内点穴,而不是太极晕在穴坑(圹)内”。
纵观古人古论,所有的古人古论都是说“点穴是在太极晕内点穴,只有有太极晕的穴场,才有真龙穴”。我有一个易友他让我看他作的风水图片在穴内有太极晕,我笑笑说很好,因为是易友不好当面说,因为旁边还有其它人,有太极晕才能点穴而不是说“点好穴位后穴位内有太极晕才是真龙穴”。这是一个“寻龙点穴”的原则性理论问题。至于穴位内有太极晕,并不能证明这个穴位是真龙穴,而且穴位内有太极晕的穴位至少占所有风水穴位的 70%以上,在开挖穴位时,只要调整一下开挖的方法,可以 100%在穴位内出现太极晕,因为穴位内太极晕的形成是由“土色、土密度、土的湿度、土的结构形态”这四大因素决定的,这四大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形成穴内“太极晕”,而“真龙穴却并不是由土色、土密度、土湿度、土的结构形态这四个因素决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则应明白:“穴位内的太极晕与真龙穴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太极晕内才有真龙穴”!
天下易友如能理解“太极晕的本质意义”,以在作风水时利人利己,虚心学习守德做人的人才真正能利用风水为世人造福,而不会为了沽名钓誉而成了大庸师!“杨廖曾赖”这些风水祖师爷们也就能在地下闭上双眼安息了!